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7-04 17:21:53
地 点:北京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東南亞麵積,以及東南亞麵積多大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東南亞總共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和東帝汶,其中東帝汶是經全民公決後,於2002年5月20日從印尼獨立出來的,是東南亞最年輕的國家。
東南亞總麵積447萬平方公裏。總人口約5.3億,大部分為黃種人,包括有屬於漢藏語係、印地語係、南亞語係、南島語係的多個民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有爪哇族、京族(越族)、泰族、緬族、老族、高棉族、蘇祿族等。華僑、華人約3000萬人,是世界華僑、華人最集中,人數最多的地區之一。新加坡的華人比例占70%以上,其次是馬來西亞,約占30%。東南亞人口分布不均勻,主要集中於沿海平原、大河兩岸平原、河口三角地區和島嶼,雨林地帶則人口稀少。
東南亞國家中麵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尼,其陸地麵積約有190.44萬平方公裏,人口約2.1億,是東南亞名副其實的大國,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麵積最小的國家是新加坡,一個國家就是一座城市,其麵積僅600多平方公裏,架車一天可以跑遍全國。新加坡雖然麵積是最小的,但人口卻約有400萬,比擁有5767平方公裏麵積的文萊要多的多。文萊隻有30多萬人,是東南亞人口最少的國家。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方位:東經93Ⱟ𝞱41.5Ⱟ緯25Ⱟ𝞥緯10Ⱟ𗨨,大部分為熱帶地區,北接中國大陸,南望澳大利亞,東瀕太平洋,西臨印度洋,並與孟加拉、印度相毗鄰。東南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連接三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兩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長約900公裏,最窄處僅37公裏,是東北亞經東南亞通往歐洲、非洲的海上最短航線和必經通道,曆來為兵家和商人必爭之地。
東南亞地理歸納起來有兩個突出的特點:
一是“熱”。“熱”就是熱帶。東南亞所處的緯度比較低,大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赤道的附近,四季如夏,終年炎熱,常年氣溫在25℃~30℃。最冷月和最熱月的溫差很小,在赤道附近不足2℃。一天24小時內的日夜溫差要比一年的溫差大得多。
二是“海”。除老撾外,東南亞國家都是沿海國家或島國。印尼是“萬島之國”,有1萬多個島嶼。菲律賓是“千島之國”,有7000多個島嶼。文萊則位於加裏曼丹島的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地區。
全長4400多公裏的湄公河,不僅是東南亞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國際河流之一。它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從越南入海,流經國家的數量僅次於歐洲多瑙河。
東南亞國家的政治體製是多種多樣的,當今世界的基本政治體製類型都可以在東南亞找到。細致劃分,則主要有如下5種類型:
1.人民代表製國家:越南、老撾
在東南亞11個國家中,有9個資本主義國家,另兩個是社會主義國家——越南和老撾,這兩國都是實行人民代表製度和共產黨一黨領導。
1945年越南宣布獨立後,1946年頒布了第一部憲法。越南最近一部憲法是1992年頒布的。憲法規定,越南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以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經濟方麵是社會主義方向的市場經濟,以公有製經濟成分為主導,各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國家實行人民代表製度,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國會是人民行使權力的最高權力機關,它集中了立法、行政、審判、檢察等權力;其下,政府負責行政管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負責審判工作,最高人民檢察院負責檢查法律的執行工作;國會選舉國家主席;國家主席作為國家的代表,不向任何機關負責。憲法還規定,越南共產黨是越南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力量。目前越南實行共產黨一黨執政製。雖然越南允許其他政黨的存在,曆史上越南也曾存在過一些政黨,但近年來已先後消亡,最後僅存越南共產黨。越南共產黨成立於1930年,全國目前有250多萬黨員。
近年來,越南在進行經濟改革的同時,也在逐步推進政治體製的改革,加上越南一直來與外部世界有較為廣泛的聯係,可以說越南的政治民主化進程是比較快的。
老撾的政治體製與越南類似。執政黨為老撾人民革命黨。
2.議會共和製國家:新加坡、東帝汶
新加坡共和國是東南亞兩個實行議會共和製的國家之一。1965年,新加坡從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出來,同年12月,頒布了新加坡憲法。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由國會選舉產生;新加坡的國會是一院製;新加坡實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立法機構由議會和總統組成;內閣是新加坡行政權力的執行機構,由總理、副總理、各部部長組成,總統委任國會中多數黨領袖做總理。根據總理提名,總統任命內閣部長、最高法院院長、法官、總檢察長。總理、部長都必須是國會議員。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沒有地方政府。新加坡雖然是一個多黨製國家,但一直都是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建國後該黨一直是新加坡的執政黨。該黨主張從嚴吸收工商界、高級知識分子等各界優秀人士為黨員。
新加坡是一個權力較為集中的國家,但由於實行較嚴格的法治,加上領導層聚集一批能潔身自好的社會精英,所以新加坡自獨立以來的30多年中,既能保持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長,又能有效地懲治腐敗,真正做到廉潔高效。
東帝汶在2002年3月22日頒布的《東帝漢民主共和國憲法》中規定,東帝廣由總統、國民議會、政府和法院組成國家權力機關。總統通過直接選舉產生,是國家元首和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任期5年,隻可連任一屆;國民議會由52——65名議員組成,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代表全體公民行使立法、監督、政治決策權;政府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由總理、各部部長和國務秘書組成。總理作為政府麵腦,由議會選舉中得票最多的政黨或占議會多數的政黨聯盟指定,由總統任命;法院代表人民行使司法管轄權,職權獨立。最高司法法院院長由總統任命。
3.總統共和製國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
東南亞十一國中,有印尼和菲律賓兩個國家實行總統共和製。
印尼獨立以來雖然先後頒布了3部憲法,但目前他們仍然使用1945年宣布獨立時製定的憲法。該憲法確定了印尼建國的五項原則(潘查希拉):第一,至高無仁的神道;第二,公正文明的人道;第三,印度尼西亞的統一;第四,協商和代表製指導下的民主;第五,社會公正。印尼的國家機構包括:人民協商會議、總統、國會(人民代表會議)、最高評議院、最高法院、國家審計署等。印尼代議製度的特色是同時實行人民協商會議製度和人民代表會議製度。人民協商會議是印尼的最高權力機構,由700人組成,其中500名為國會議員,另200名由總統指定的135名地方代表和65名社會和群眾組織代表組成。人民協商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製定和修改憲法,製定國家的基本方針政策,選舉和罷免5年任期的正副總統。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並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統及其領導下的內閣向人民協商會議負責,而不向國會負責。人民代表會議是印尼的立法機關,負責日常的立法工作,實際上與國會差不多。
菲律賓也是總統共和製國家。與印尼不同的是,菲律賓總統由全國選民選舉產生,任期6年,不能連選連任。菲律賓的立法機構是國會,由參眾兩院組成。兩院均有立法權,而眾議院的權力更大一些,有關撥款、稅收等重要法案均由眾議院提出。
4.君主製國家: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和文萊
東南亞11國中,有4個國家實行君主製。其中文萊是絕對君主製,泰國、柬埔寨和馬來西亞是君主立憲製。
(1)君主立憲製: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
1932年,泰國國民黨發動政變,使泰國君主製發生了重大變化。此前是實行君主專製,此後則建立了英國式君主立憲製。經過多次修改的憲法規定,國王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統帥和宗教最高護衛者。國王根據國會提名任命內閣總理,根據總理提名任命各部部長。國會由上、下議院組成,是國家的立法機構。國家的行政機構是內閣,內閣總理享有實權,對國會負責。泰國的法院代表國王行使司法權,但受政府的司法部和司法委員會管轄和監督,不過其業務是獨立的。最高法院的判決是最終判決,如果被告不服,可向國王上書懇求減免刑罰。雖然泰國國王沒有實權,但由於泰國的傳統和宗教以及國王自身的奉獻精神,使得國王在社會生活中具有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地位和威望往往在泰國政治生活關鍵的時候發揮作用。
1970年朗諾政變前,柬埔寨一直是個君主製國家。政變後實行總統共和製。民主柬埔寨時期,搞了一段“極左的社會主義”。1993年大選後,柬埔寨又恢複成為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家,人們稱之為“柬埔寨第二王朝”,西哈努克再次成為柬埔寨的國王。
馬來西亞也是一個君主立憲製國家,但與泰國和柬埔寨不同,馬來西亞是一個聯邦製國家,由9個蘇丹州和4個州組成,因此象征國家最高權力的馬來西亞國家元首是在9個世襲蘇丹中輪流選舉產生的。國家最高元首擁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司法權,並兼聯邦武裝部隊總司令,根據議會提名任命總理等。聯邦議會、內閣和最高法院分別是馬來西亞的最高立法、行政、司法機構。
(2)絕對君主製:文萊
與東南亞其他三個君主製國家不同的是,文萊是一個馬來穆斯林的絕對君主製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君主擁有絕對的權力。文萊憲法規定,世襲的蘇丹為國家元首,擁有立法、行政、司法全部權力。蘇丹本人兼任首相和國防大臣。擁有實權的財政大臣、外交大臣均由親王擔任。
5.軍政府國家:緬甸
1948年緬甸獨立後,曾經一度實行議會製。1962年,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奈溫發動軍事政變,成立了以奈溫為首的“革命委員會”,解散議會,終止執行憲法。1988年奈溫辭職,以緬甸國防軍總參謀長蘇貌為主席,組成“國家恢複法律和秩序委員會”接管了全國政權。1992年,國防軍副總司令丹瑞取代蘇貌成為國防部長。1997年,丹瑞把“國家恢複法律和秩序委員會”改為“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由19人組成,丹瑞任主席,是緬甸的國家元首,國防軍總司令貌埃為副主席,欽紐為秘書長。
東南亞陸地總麵積約447萬平方公裏
1、東南亞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麵積約457萬平方千米。
經緯度位置: 92Ⰵ~140Ⰵ ,10Ⱃ~23ⰲ6Ⰾ。中南半島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大部分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海陸位置:位於亞洲的東南部。西臨印度洋、東連太平洋、南鄰大洋洲,北鄰中國、印度。
2、南亞共7個國家,尼泊爾、不丹為內陸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為臨海國,斯裏蘭卡、馬爾代夫為島國。
經緯位置:60Ⰵ~97Ⰵ,0Ⱟ𝞳7 Ⰾ。
海陸位置:北靠喜馬拉雅山脈,南臨印度洋,西瀕阿拉伯海,東瀕孟加拉灣,大體在喜馬拉雅山脈和印度洋之間。
擴展資料
東南亞在20世紀前也被歐洲人稱為東印度。中國曆史上則稱該地區為“南洋”。由於中國與印度次大陸之間的地理位置和鄰近地區的文化影響,東南亞大陸部分被歐洲地理學家稱為印度支那。然而在20世紀,這個詞更加局限於前法屬印度支那領土(柬埔寨、老撾和越南)。
東南亞的海洋方麵也被稱為馬來群島,這個術語來源於歐洲對南島語族的馬來族概念。海洋東南亞的另一個術語是東印度群島,用於描述中南半島和澳大利亞之間的區域。
至於“東南亞”一詞在1839年由美國牧師霍華德ⷩ欧姆(Howard Malcolm)在他的“東南亞旅行”一書中首次使用。馬爾科姆的定義隻包括大陸部分,排除了海洋部分。二戰時期,盟軍於1943年成立東南亞司令部(SEAC)。
“東南亞”一詞因此被廣泛使用。SEAC推廣使用該術語“東南亞”,然而東南亞早期構成的概念卻不是固定的,例如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被SEAC排除在外。
到了20世紀70年代後期,“東南亞”一詞的大致標準用法及其所包含的領土已經出現。盡管從文化或語言的角度來看,“東南亞”現在最常見的定義包括下麵列出的國家(主權國家和附屬地區)所代表的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南亞
東南亞(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出現的一個新的地區名稱。該地區共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民主共和國正式成立),麵積約457萬平方公裏,人口約5.6億。
==============
452.3萬平方公裏
==============
東南亞:
麵積 = 452.3萬平方公裏
人口⠽⠵68.3百萬人
密度⠽⠱26人/平方公裏
注:東南亞是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它分為:中印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個部分,分別包括下列地區:
中印半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
南洋群島……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東帝汶。
東南亞有11個國家: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文萊、菲律賓、東帝汶
越南,全稱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土麵積: 331,688平方千米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簡稱老撾國土麵積: 236800平方公裏
柬埔寨國土麵積: 181035平方公裏
緬甸國土麵積: 676581平方公裏
東帝汶國土麵積: 14,874平方公裏
菲律賓29.97萬平方公裏
泰國國土麵積: 513,115平方公裏
馬來西亞國土麵積: 33萬平方公裏
新加坡國土麵積: 707.1平方公裏
印度尼西亞國土麵積: 1904443
文萊國土麵積: 5,765平方公裏
關於東南亞麵積和東南亞麵積多大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東南亞麵積的詳細內容...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成今年最忙最難部長...
企業呼籲外貿政策要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