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巍回憶被陷害被關進看守所七個月:放不下工作每天寫科研方案,出來時寫了一本“天書”
12月31日,“2025正和島案例共學新年大課暨新年家宴”在廣東東莞舉行,主題為“企業家是怎樣煉成的”。浙江大學教授、先正達集團中國高級顧問、前魏巍農業集團創始人魏巍出席並演講。

魏巍回憶起自己創業的經曆,2006年21歲,他開始從事玉米雜交育種,2009年開始創業,10年後選育的品種成為當時中國年種植麵積最大的玉米,於是他就想要做全世界最好的種子公司。
每年10月在北方不同生態區把最好的玉米品種選育出來,11月到海南,種下組配更新的品種,五月再到北方測試,期待秋天有更好的品種出來,如此年複一年,每天心裏充滿希望,特別踏實,特別安寧。“那時候最好的音樂是晚上坐在玉米地旁邊聽玉米拔節的卡卡聲,最美的畫麵就是看玉米成熟時滿地的金黃。”
2018年他因為被陷害被關進看守所,七個月中他放不下的就是科研工作。“我每天寫科研方案,七個月我出來時,手裏多了一本被獄友口中的天書,這些紙都是我當教員的時候一頁一頁攢下來,寫好用牙膏粘起來的。在扉頁上我寫下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魏巍談到,他選育的品種已累計種植麵積超過2億畝,至少為國家增產糧食超過500億斤,至少為農民增加收入500億元。
他還提到,第一次創業時他的理想是選育好的品種,做偉大的育種家,幹世界第一的種子公司。這次創業,理想長大了,這個理想包含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扛起時代責任,幫助中國農民完成轉型升級。
第二件事,探索生命科學,為全球人類創造更好的糧食和生態。
第三件事,創造係統化創新的可持續省長的現代科技企業。
魏巍感慨道,“在創新直路上,我開始選擇勇敢而謙遜,溫和而堅定地生長。我相信企業是這個地球上繼藍細菌和植物之後第三個偉大的有機生命體,當環境變化時,像700萬年前東非乍得古原選擇縱深一躍,從此直立行走在草原的追逐中退掉一身長毛,在殘酷的競爭中長出一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