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美食 正文

奧斯托洛夫斯基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奧斯特洛夫斯基,多為外國的姓氏,主要突出人物有俄國的編劇家亞曆山大·尼古拉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及蘇聯著名作家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

蘇聯劇作家

人物生平

  亞曆山大ⷥ𐼥䦋‰ⷩ˜🥈—克謝耶維奇ⷥ姦–柳𙦴›夫斯基(𐐐𛐵𐺑𐰐𝐴𑀠𐝐𘐺𐾐𛐰𐵐𒐸𑇠𐞑𑂑€𐾐𒑁𐺐𘐹 ),1823年3月31日出生在莫 斯科小奧爾頓卡街(現改名為奧斯特洛夫斯基)。父親是法官,退休後,從事商業活動,家中來往的大多是商人。1840年奧斯特洛夫斯基入莫斯科大學攻法律,1843年畢業,1843~1851年先後在“良心法院”和商務法院任書記官。在法院工作期間他開始寫作。1847年發表劇本《破產者》的片斷,引起文壇注意。全劇寫成後,用《自家人好算賬》的劇名於1850年正式發表在《莫斯科人》雜誌上,受到進步文壇的讚美,但警察廳卻禁止上演,到1861年才得以公演。從此以後,奧斯特洛夫斯基幾乎每年都有一部或幾部作品問世。

  奧斯特洛夫斯基除了進行創作外,還翻譯過不少外國劇本,其中有莎士比亞,W.、戈齊,C.、哥爾多尼,C.、塞萬提斯u2027薩維德拉,M. de等人的作品。他還是一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1865年,他發起成立了莫斯科演員聯社。1870年,由他倡議組織了俄國劇作家協會。經他和魯賓斯坦多方努力,於同年創辦了演員訓練班,培養了薩陀夫斯基、薩陀夫斯卡雅、馬克歇耶夫等一群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在他的倡議下還創辦了模範人民劇院。

  1886年1月,奧斯特洛夫斯基被任命為莫斯科各皇家劇院的藝術總管理人。但還未能充分展開他對於劇院製度的改革和戲劇藝術的提高,便於6月14日在謝雷科沃(現為柯斯特羅姆州奧斯特洛夫斯基區)逝世. 其一生創作了47個劇本,被稱為“俄國戲劇之父”。

創作年代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創作年代,正逢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時期。他的作品反映了這個時代的社會變化。他自己曾說,他是遵循 果戈理的創作道路的。他堅持揭露社會的不良風氣,用諷刺的筆觸來描繪當時社會的眾生相。於是初露頭角的商人階層的粗暴和幼稚,新興資產階級和蛻化中的農奴主、地主的虛偽奸詐、殘酷無情,貴族和官僚的愚昧、墮落等等,都成為他劇中人物的特點。

早期的作品,如《各守本分》(1852)、《貧非罪》(1853)、《切勿隨心所欲》(1854)等,在思想上帶有美化俄國宗法製的傾向。車爾尼雪夫斯基和涅克拉索夫對這些作品提出過批評。隨著19世紀50、60年代俄國革命形勢的發展,他的創作進入新的階段。從1856年起,幾乎所有的新作都發表在 涅克拉索夫和謝德林主編的《現代人》雜誌上。這時期的作品,包括著名的《 大雷雨》,具有較明顯的暴露社會和暗示革命的傾向,因而受到反動勢力的圍攻。奧斯特洛夫斯基不得不暫時放下迫切的社會題材,轉而寫作曆史劇。

奧斯托洛夫斯基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從19世紀60年代末起,又重新麵對現實,並出現了創作的高潮。從1868年一直到80年代初,他的作品大都在涅克拉索夫和謝德林主編的《 祖國紀事》雜誌上發表。包括諷刺喜劇《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在內的一係列劇本,對農奴製殘餘中蛻化出來的新型實業家和歐化商人進行了嘲諷。稍後的詩劇《雪女》(1873),表達了作者的理想和對人生意義的探索。《沒有陪嫁的女人》等幾個劇本描繪了才能卓越的俄羅斯婦女在當時虛偽、自私的社會中備受摧殘的悲劇命運。

作品分類

  奧斯特洛夫斯基的全部劇作,按其內容的性質和人物所屬的階層,大體可以分5大類。

  描寫商人生活的劇本:《全家福》(1847)、《自家人好算帳》(1850)、《非己之長,勿充內行》(1853)、《貧非罪》(1854)、《他人飲酒自己醉》(1856)、《節日好夢飯前應驗》(1857)、《大雷雨》(1860)、《一知己勝兩新交》(1860)、《莫管閑事》(1861)、《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1861)、《孰能無過,孰能免禍》(1863)、《艱苦的日子》(1863)、《小醜》(1864)、《熾熱的心》(1869)、《人無千日好》(1871)、《真理固好,幸福更佳》(1877)、《最後的犧牲》(1878)、《心非鐵石》(1880)等。這些劇本最重要的一點是作者用否定的態度描繪了商人。

  關於人民生活的劇本:《切勿隨心所欲》(1834)、《鬧市》(1865)等。在這些劇本中,作者描寫的是從農民轉變為小商人、小市民的一些人。他們保持著民間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劇本有些類似民間文學作品,具有民歌風味,曾被改編為歌劇。

  描寫小官吏生活的劇本:《窮新娘》(1852)、《肥缺》(1857)、《深淵》(1866)、《貧人暴富》(1872)、《富新娘》(1876)等。

  表現所謂“社會頭麵人物”的劇本:《意外事》(1851)、《女弟子》(1851)、《性格不合》(1858)、《智者千慮必有一失》(1868)、《來得容易去得快》(1870)、《森林》(1871)、《血 飯》(1874)、《狼與羊》(1875)、《沒有陪嫁的女人》(1879)、《名伶與捧角》(1882)、《美男子》(1883)、《無辜的罪人》(1884)、《世外事》(1885)等。這些劇本揭露了貴族地主和社會名流們的醜惡靈魂。

  曆史劇:《柯茲瑪u2027紮哈羅維奇u2027米寧蘇霍魯克》(1862)、《僭主德米特裏與瓦西利u2027隋斯基》(1866)、《土辛諾》(1867)等。奧斯特洛夫斯基寫曆史劇是逃避現實,抵禦迫害,但主題是積極的,具有愛國主義精神。

  此外,還有與索洛維約夫合寫的《別魯根的婚事》(1878)、《蠻女人》(1880)、《有光無熱》(1881),與聶維仁合寫的《妄想》(1881)。

戲劇觀點和寫作方法

  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劇本應該是為全體人民而寫的”。戲劇比其它一切文學作品更接近廣大人民。舞台上演出的戲,要寫得強而有力,要有巨大的戲劇性和熱烈的真誠的感情,要有生動而有力的人物。在所有俄國古典作家中,他的劇本占演出劇目的絕大多數。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寫人民的生活,為人民寫作,絲毫不會降低戲劇文學的價值,相反,“它可以增加它的力量,使它不致庸俗和墮落;隻有那真正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作品,才能永垂不朽。這樣的作品,遲早總會被別的民族,而最後被全世界所理解和欣賞”。

  奧斯特洛夫斯基每寫一部劇本,都要對他所描寫的事物作深刻的觀察和周密的思考,並搜集充分的資料。他寫劇本之前,不僅開列劇中人物名單,而且還開列誰適合扮演什麽角色的名單。他所寫的人物的性格的慣用的語言都有活的模特。在寫作過程中,也常常更換扮演者,使之更相適合,從而使特定的演員最能發揮他們的藝術才能。奧斯特洛夫斯基塑造了一大批各種類型的婦女形象,使女演員們能發揮各自的特點並取得成功,使她們擁有自己的劇目,因此許多女演員特別愛戴這位劇作家。

  奧斯特洛夫斯基重視台詞的表現力。他的劇本對白清晰動聽,語言優美。他能掌握舞台上的位置和調度,能恰到好處地安排演員上下場,這就使他的劇本演出具有很高的戲劇性。奧斯特洛夫斯基常把西歐名家的劇中人寫進自己的劇作,使之更易於為俄國演員和觀眾所接受。例如,把莫裏哀《吝嗇鬼》(一譯《慳吝人》)中的守財奴阿巴貢寫進他的《貧人暴富》;把小仲馬《私生子》中的女裁縫的兒子寫進《無辜的罪人》,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排戲過程中,他經常聽取演員的意見,修改自己的劇本。《大雷雨》中卡傑林娜關於自己少年生活的獨白,就是根據第一個扮演卡傑林娜的女演員柯西茨卡雅的自述補寫進去的。

小說作家

人物生平

   尼古拉ⷩ˜🥈—克塞耶維奇ⷥ姦–柳𙦴›夫斯基(𐞑𑂑€𐾐𒑁𐺐𘐹.𐝐𘐺𐾐𛐰𐹠𐐐𛐵𐺑𐵐𕐲𐸑‡) (1904~1936),蘇聯無產階級作家。尼古拉ⷩ˜🨀𖥅‹塞耶維奇ⷥ姦–柳𙦴›夫斯基於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烏克蘭洛文斯克省維裏亞村,父親是釀酒工人,母親是地主家的廚娘。因為家庭的貧寒,奧斯特洛夫斯基隻上到小學三年級,10歲就去給地主放牛,11歲到食堂車站當童工,後來在發電廠當助理司爐。1919年加入共青團,隨即參加國內戰爭。1923年到1924年擔任烏克蘭邊境地區共青團的領導工作,1924年加入布爾什維克黨。在一次車禍中,他的右膝受到重撞,被迫離開工作崗位。1926年7月與女工拉ⷦ𓢂𗩦짧‹克結婚。由於他長期參加艱苦鬥爭,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損害,到1927年,健康情況急劇惡化,但他毫不屈服,以驚人的毅力同病魔作鬥爭。1927年底,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與病魔做鬥爭的同時,創作了一篇關於科托夫騎兵旅成長壯大以及英勇征戰的中篇小說。兩個月後小說截稿,他把小說封好讓妻子寄給敖德薩科托夫騎兵旅的戰友們,征求他們的意見,戰友們熱情地給予小說好評,可萬萬沒想到,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給朋友們審讀時被郵局弄丟了。這一殘酷的打擊並沒有挫敗他的堅強意誌,反而使他更加頑強地同疾病作鬥爭。

  1929年,他全身癱瘓,雙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戰鬥經曆作素材,以頑強的意誌開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小說獲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時代人的真誠而熱烈的稱讚。1934年,奧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1934年底,他著手創作一篇關於科托夫斯基師團的“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風雨所誕生的》),但隻創作完第一部,後人根據他的思路才把此書寫完。1935年底,蘇聯政府授予他列寧勳章,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麵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的貢獻。1936年12月22日,由於重病複發,奧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尼古拉ⷥ姦–柳𙦴›夫斯基是俄羅斯人,不過他的出生地卻在烏克蘭。父親是釀酒廠的製曲工人,也曾在外村或城裏打零工.還當過五年郵差。他到過彼得堡,服過兵役,接觸過進步的大學生,知道一些革命者與沙皇作鬥爭的故事。母親出身貧寒,小小年紀就不得不去給人家幹活,放鵝、種菜、照看孩子。他們婚後生下六個兒女,夭折了兩個。奧斯特洛夫斯基最小,上麵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母親除了做家務帶孩子,還替人家做針線,當女傭。他十歲那年,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全家為逃避戰火,輾轉到達舍佩托夫卡定居。這時,日子過得更加艱難。

  奧斯特洛夫斯基十一歲就進當地的火車站食堂當小夥計,十四歲進發電廠,給司爐工、電工打下手,也幹過鋸木柴、卸煤等雜活。他從小具有極強的求知欲,渴望念書,但隻斷斷續續地上過幾年學。在學校裏,他不僅成績優秀,而且十分活躍,是老師的好助手。他試寫過童話、短篇小說和詩歌,在學生自編手寫的“雜誌”《青春的色彩》上發表過習作。他還喜歡演話劇,最愛登台扮演具有英雄氣概的角色。他幾度輟學,大都是由於貧窮,有一次則是因為觸犯了教神學課的神父。於是,這孩子想盡辦法借書,甚至把午飯讓給報販吃,換取報刊來看。他在十二歲時就讀過英國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牛虻》,從此,牛虻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他的心坎裏。

尼古拉-阿列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年生於工人家庭。初級教會小學畢業後,因家境貧寒不得不輟學做工。1919年,加入蘇俄共青團並參加紅軍同白匪作戰。1923-1924年擔任共青團工作。1924年加入共產黨。1927年因病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他以驚人的毅力寫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即《暴風雨所誕生的》),根據親身經曆,描寫蘇聯青年在革命熔爐中鍛煉成長的經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早在1942年就譯成中文,書中主人公保爾- 柯察金成為中國青年的學習榜樣。1936年12月22日,奧斯特洛夫斯基病逝。(那時《暴風雨所誕生的》才寫了第一章,書稿還在印刷廠排字)現實生活的苦難與沉重,書中人物的堅毅與光輝,使這個男孩懂事、早熟。他曾幫助布爾什維克地下組織張貼傳單、刺探情報。十五歲時,他走在街上,突然發現地下革命委員會的一位成員被一名全副武裝的匪兵押著迎麵過來。他不顧一切,猛地朝匪兵撲去。革命者意外獲救,他卻因此被捕。這個少年受到嚴刑拷打,但不吐露片言隻字,硬是挺了過來。

  紅軍和起義者擊潰了匪軍。同年七月,奧斯特洛夫斯基參加共青團;八月,誌願加入紅軍,隨部隊上前線,經受戰爭烈火的考驗。 他當騎兵,當偵察員,轉戰各地。這個年輕人,不僅躍馬揮刀,作戰英勇,得到書麵嘉獎,而且善於激勵戰友,顯示出宣傳鼓動的才能。次年八月,奧斯特洛夫斯基腹部和頭部受重傷,在野戰醫院的病床上度過了經常處於昏迷狀態的兩個月。出院後,右眼隻保留了五分之二的視力,於是轉業來到地方。

  他參加過肅反委員會的工作,在鐵路總廠擔任電工助理,並被選為團支部書記,同時進電工技校學習。十七歲時,帶頭參加修建一條鐵路支線的艱巨工作。在鐵路工地上,不少人被惡劣的條件、疾病和匪幫的偷襲奪去生命。奧斯特洛夫斯基咬緊牙關,拚命幹活。但在即將竣工時,他雙膝紅腫.步履艱難,並且感染了傷寒,昏迷不醒,被送回老家。在母親悉心照料下,他才勉強活了過來。重返工廠後,他一邊勞動,一邊在技校學習。傷病之身,經不起過度的辛勞,健康狀況越來越糟,他被送進療養院進行泥療。病情稍有好轉,又返回基輔,並和許多共青團員一起,在沒膝深、刺骨冷的河水中搶救木材。他再次病倒了。十八歲時,醫療鑒定委員會為他簽發了一等殘廢證明。他藏起證明,要求安排工作。這以後,當過團區委書記、全民軍訓營政委、地區團委委員、團省委候補委員。二十歲入黨,並一度擔任團省委書記。不幸的是,他又遇上一場車禍,右膝受傷,引發了痼疾,關節紅腫脹痛.活動困難,才二十三歲、他就癱瘓了,而且雙目逐漸失去視力。

  從此,他往返於各地醫院,進行治療不見好轉。二十六歲,接受第九次手術,刀口縫合後,竟有一個棉球留在體內。虛弱的病人,如果再次施以麻醉,隻怕會損傷心髒,危及生命。他主動提出不用麻醉,切開刀口,取出棉球。他沒有發出一聲呻吟,但術後高燒,八天不退。這以後,他斷然拒絕任何手術,說:“我已經為科學獻出了一部分鮮血,剩下的,讓我留著幹點別的事吧。” 在各地的醫院和療養院,他結識了不少朋友,其中有些是老一輩的革命家。他在治病間隙,利用僅剩的視力,大量閱讀優秀的文學著作, 其中包括普希金、托爾斯泰、契訶夫、高爾基、肖洛霍夫、巴爾紮克、雨果、左拉、德萊塞等作家的作品。他參加函授大學的學習,同時寫出一部反映戰鬥生活的中篇小說。可惜小說惟一的手稿在外地戰友閱後寄回途中丟失了。

  二十六歲,他著手創作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十七歲完成第一部,次年得到發表和出版。1934年小說出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為蘇聯作家協會會員。隨後,奧斯特洛夫斯基開始創作另一組三部曲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以表彰他在文學方麵的創造性勞動和卓越貢獻。三十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部問世。三十一歲榮獲列寧勳章;三十二歲,也就是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四日,完成了另一部長篇《暴風雨所誕生的》(第一部)的校訂工作.八天後,即12月22日,他就與世長辭了。遺體葬於莫斯科的新聖女公墓。

人物名言

  1 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就在於改造和重新教育那個已經成了國家主人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的智慧的人而奮鬥。

  2生活的主要悲劇,就是停止鬥爭。

  3人的美並不在於外貌、衣服和發式,而在於他的本身,在於他的心。要是人沒有心靈的美,我們常常會厭惡他漂亮的外表。

  4利己的人最先滅亡。他自己活著,並且為自己而生活。如果他的這個“我”被損壞了,那他就無法生存了。

  5共同的事業,共同的鬥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6所謂友誼,這首先是誠懇,是批評同誌的錯誤。

  7我在自己的一生裏也曾經曆過被遺棄和背叛的痛苦。可是有一種東西卻救了我:我的生活永遠是有目的、有意義的,這就是為社會主義而奮鬥。

  8隻有像我這樣發瘋地愛生活、愛鬥爭、愛那新的更美好的世界的建設的人,隻有我們這些看透了認識了生活的全部意義的人,才不會隨便死去,哪怕隻有一點機會就不能放棄生活。

  9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10真正的朋友應該說真話,不管那話多麽尖銳。

  11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這裏――覺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體裏麵。

  12對於我,做一個戰士是最大的幸福……一切個人問題都不如社會主義事業那樣永久。

  13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屬於人隻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致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無為而羞恥。 

  14.醫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寶貴的藥品,就是勞動。

  15.生活賦予我們的一種巨大的和無限高貴的禮品,這就是青春:充滿著力量,充滿著期待、誌願,充滿著求知和鬥爭的誌向,充滿著希望、信心的青春。

  16勇敢產生在鬥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我們青年的箴言就是勇敢、頑強、堅定,就是排除一切障礙。

  17.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時,也還能以你所創造的一切為人們服務。

  18.在人生的任何場合都要站在第一線戰士的行列裏。

  19.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這裏――覺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體裏麵。

  20.我隻相信一條:靈感是在勞動時候產生的。……勞動,這是一切鈍感的最好的醫生。

  21.幸福是多方麵的。我也是很幸福的。創作產生了無比驚人的快樂,而且我感覺出自己的手也在為我們大家共同建造的美麗樓房――砌著磚塊,這樣,我個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22.不停留在已得的成績上,而是英勇地勞動著,努力要把勞動的錦標長久握在自己手裏。

  23.理想對我來說,具有一種非凡的魅力。我的理想……總是充滿著生活和泥土氣息。我從來都不去空想那些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誰若認為自己是聖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會悲哀。集體什麽時候都能提高你,並且使你兩腳站得穩。

  24.光明給我們經驗,讀書給我們知識。

  25.愛國心再和對敵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來,隻有這樣的愛國心才能導向勝利。

  26.幸福,就在於創造新的生活,就在於改造和重新教育那個已經成了國家主人的、社會主義時代的偉大的智慧的人而奮鬥。

  27.對於我,做一個戰士是最大的幸福……一切個人問題都不如社會主義事業那樣永久。

  28.友誼,以互相尊重為基礎的崇高美好的友誼,深切的同情,對別人的成就決不惡意嫉妒,對自己培養一種集體利益高於一切的意識。

  29.人支配習慣,而不是習慣支配人。

  30.不管一個人多麽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

  31.人應該支配習慣,而不是習慣支配人。一個人,不能去掉特壞習慣,那簡直是一文不值。

  32.鋼是在烈火和急劇冷卻裏鍛煉出來的,所以才能堅硬和什麽也不怕。我們的一代也是這樣的在鬥爭中和可怕的考驗中鍛煉出來的,學習了不在生活麵前屈服。

  33.應當趕緊地,充分地生活,因為意外的疾病或悲慘的事故隨時都可以突然結束他的生命。(選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34.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願意燃燒起來!

  35.我們唯一不會改正的缺點是軟弱。

  36.人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人,一個人不能去掉他的壞習慣,那簡直一文不值。

  37.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

  38.誰若認為自己是聖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集體什麽時候都能提高你,並且使你兩腳站得穩。

  39.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著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

  40.我們所建成的,與我們為之奮鬥的完全兩樣

簡介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俄語:𐚐𐐺 𐷐𐐺𐰐𛑏𐻐𐑁𑌠𑁑‚𐰐𛑌)

  它是蘇聯作家尼古拉ⷥ姦–柳𙦴›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小說通過保爾.柯察金的成長道路,(實際是寫作者的一生。)告訴人們,一個人隻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勝自己,隻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係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革命者在鬥爭中百煉成鋼,是小說的一個重要主題。1942年,蘇聯根據原著小說拍攝了一部同名的電影。

主要人物

  保爾ⷦŸ說Ÿ金(愛稱:保夫魯沙,俗稱:保夫卡)

  (保爾柯察金像(素描)樊大牛畫)

  謝廖沙ⷥ‹ƒ魯紮克――保爾童年時的朋友,紅軍戰士,共青團區委書記

  瓦莉婭ⷥ‹ƒ魯紮克――謝廖沙的姐姐,共青團員

  麗達ⷧƒ斯季諾維奇――紅軍師政治部工作人員,共青團省委常委

  伊萬ⷧ𔮧ˆ𞥟𚢀•―孤兒,紅軍戰士,共青團區委書記

  伊格納特ⷦ𝘥…‹拉托夫――碼頭工人,貨運碼頭共青團書記

  尼古拉ⷥ姥𚫦𖅥䫢€•―機車庫共青團書記,共青團區委書記

  費奧多爾ⷦœ𑨵뤾†――水兵,黨的地下工作者,省肅反委員會主席,軍區特勤部副部長

  多林尼克――木匠,黨的地下工作者,市革委會主席

  阿基姆――共青團省委書記,烏克蘭共青團中央委員會書記

  托卡列夫――老鉗工,築路工程隊隊長,區黨委書記

  亞曆山大ⷦ™Ÿ列夫斯基――紅軍團長

  列傑尼奧夫――老布爾什維克

  阿爾焦姆ⷦŸ說Ÿ金――保爾的哥哥,鉗工,市蘇維埃主席

  波利托夫斯基――火車司機

  布魯茲紮克ⷧ𔮥“ˆ爾ⷥ‹ƒ魯紮克――謝廖沙的父親,火車副司機

  瑪麗亞ⷩ›…科夫列夫娜――保爾的母親,稅務官家裏的廚娘,忠實的教徒

  達雅ⷦŸ說Ÿ金娜(愛稱:達尤莎)――女工,保爾的妻子

  冬妮婭ⷦœ曼諾娃――保爾少年時的女友,林務官的女兒

  德米特裏ⷦœ巴瓦――共青團區委書記,托派

  沃洛佳ⷥœ–夫塔――共青團省委登記分配部部長,托派

  茨韋塔耶夫――鐵路工廠團委書記,托派

  維克托ⷥˆ—辛斯基――波蘭世襲貴族,中學生,告密者,叛徒

  彼得留拉――白匪頭領,匪幫頭子,貴族

  杜曼諾夫――冬妮婭的父親,林務官

  涅利ⷥˆ—辛斯卡婭――波蘭女人

  安東尼婭ⷧ“樥🨣耶夫納――謝廖沙的母親

  瓦西裏神父――神父,保爾早年的老師,烏克蘭社會革命黨黨徒,反革命分子 !

人物形象

   保爾

  保爾又是以作者自己為原型塑造出來的帶有自傳性質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經曆和真情實感為基礎來描寫保爾的。因此,保爾的動人事跡不是藝術上的虛構,而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惟其真實,所以更加感人。但作者又反對把這部小說完全看成作家的自傳,因為“這是小說,而不是傳記”。他在保爾身上集中了他同時代許許多多同類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運用了典型化的手法。他說:“在這本書中,我寫的不是保爾ⷦŸ說Ÿ金一個人,而是千百萬柯察金,是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而奮身投入戰鬥的千百萬男女!”保爾的形象既是自傳性的,更是梗概性的,是社會主義青年一代中最光輝最典型的代表。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部小說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培養下,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境中鍛煉出來的共產主義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崇高的道德風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誌,譜寫著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的壯麗詩篇。 保爾是一個自覺的、無私的革命戰士,他總是把黨和祖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與火的戰爭年代,保爾和父兄們一起馳騁疆場,為保衛蘇維埃政權而努力,同外國武裝幹涉者和白匪軍浴血奮戰,表現了甘願為革命事業獻身不怕犧牲的精神。在那醫治戰爭創傷,恢複國民經濟的艱難歲月中,他又以全部熱情投入到和平勞動之中。

雖然他曾經金戈鐵馬,血染疆場,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沒有考慮個人的名利地位,隻想多為黨和人民做點事情。黨叫他修鐵路,他去了;黨調他當團幹部,他去了,而且都是豁出命來幹。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犧牲愛情。他愛麗達,但受《牛虻》的影響,要“徹底獻身於革命事業”,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來了個不告而別。在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後,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夠繼續為黨工作。正像他所說的:“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保爾更是一個剛毅堅強的革命戰士,他在人生各個方麵都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在敵人的嚴刑拷打麵前,他寧死不屈;在槍林彈雨的戰場上,他勇往直前;在與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鬥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卻步,創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跡。尤其是他在病榻上還奮力向藝術的殿堂攀登的過程,表現了一個革命戰士鋼鐵般的意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保爾又是一個於平凡而偉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曆表中,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偉大業績,他總是從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麵對疾病的沉重打擊,他也曾產生過自殺的念頭,而且就是在他與病魔抗爭的英雄主義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險。保爾後來也終於認識到他不愛惜身體的行為不能稱之為英雄行為,而是一種任性和不負責任。因此,保爾是偉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漸曆煉成熟起來的鋼鐵戰士,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讓人感到親切的榜樣式人物。 保爾性格:頑強、執著、刻苦、奮進、勇敢、奉獻、寬容、誠實、堅強、不為命運所屈服。 保爾精神:自我犧牲的精神,頑強堅韌的意誌,堅定不移的信念,熱愛讀書的精神。

   冬妮婭

  保爾初戀對象,她是一個林務官的女兒。她純潔善良,美麗動人。她曾把《牛虻》這部小說介紹給保爾看。這部書啟發了他的思想。她是在偶然的相遇裏認識保爾ⷦŸ說Ÿ金的,由於他的倔強和熱情,她不自覺地喜歡他,而愛他。但由於階級出身的關係,她沒有和當時許多的青年一樣去參加保衛蘇維埃政權的偉大鬥爭,因她庸俗的個人主義,保爾放棄了他們的感情。

   朱赫來

  共產黨員,一個堅強的紅軍戰士,勇敢、機智、正義,善於領導和組織群眾,他在革命鬥爭中很好地團結了廣大的工人和教育了無數的青年,保爾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養而成長起來的。

   阿爾焦姆

  他是保爾的哥哥,一個火車司機,鉗工,市蘇維埃主席。他具有工人階級的高貴品質,和敵人進行了不懈的鬥爭,他是朱赫來最好的助手。

   麗達

  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是保爾真正深愛的對象。她漂亮、機智,打扮簡單而幹練,心地善良而堅定。她酷愛工作,善於出謀劃策,能夠積極應對突發事件,不讓私人的感情影響工作大局。她愛憎分明,熱愛自己所信仰的共產主義,與保爾誌同道合,配合默契。

   謝廖沙ⷥ‹ƒ魯紮克

  謝廖沙像普通的男孩子一樣,他也會淘氣、會倔強,甚至有點反叛。在學校裏,謝廖沙和保爾都把這裏的神父恨透了。謝廖沙和保爾一起捉弄神父。在神父家的廚房裏等到補考的時候,他們把一撮煙末兒撒在神父廚房裏預備做複活節糕的麵團上。在保爾被神父趕出學校的時候,謝廖沙還是沒有勇氣與好朋友一起承擔一時調皮犯下的錯誤。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打赏
发布评论

  • 获取随机昵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