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DS+疫苗出海,艾美疫苗已成港股生物科技賽道“性價比”標的
- 编辑:5moban.com - 182月最後一個交易日,港股生物科技指數雖跟隨大勢回調,不過該指數2月依然上漲了19.61%,係市場中進攻性最強的幾個指數之一。期間,港股生物科技大多標的出現了明顯的估值修複,而我關注的艾美疫苗相對滯漲。現結合$艾美疫苗(HK6660)臨床試驗的新進展,以及公司上周發布的配股公告,說說我對公司的最新看法。
01 艾美疫苗繞開“內卷”,兩款重磅產品瞄準海外大市場
管線方麵,艾美疫苗近期有兩項重磅進展,一是公司mRNA帶狀皰疹疫苗向FDA遞交了臨床試驗預申請,二是FDA授予了艾美疫苗在美開展mRNA RSV疫苗臨床試驗的許可。
通過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兩款疫苗臨床前動物試驗數據可見,在特異性T細胞免疫、特異性IgG抗體滴度等核心有效性環節,艾美兩款mRNA疫苗均較全球同類已上市產品有明顯優勢。國內mRNA疫苗獲FDA臨床試驗許可的寥寥無幾,艾美疫苗相繼將兩個重磅疫苗單品“送到”美國做臨床,既彰顯了艾美疫苗全球化的野心,也說明公司對其mRNA疫苗技術充分自信。
以RSV疫苗為例,我國5歲以下兒童RSV相關呼吸道感染發病率高於發達國家。
此外國內老齡化加劇,RSV疫苗潛在接種需求增加。
2024年輝瑞、GSK 生產的RSV疫苗銷售額分別為7.55億美元和7.4億美元。國內暫無RSV疫苗獲批上市。

灼識谘詢預測,2030年全球RSV疫苗市場規模將達到167億美元。其中艾美疫苗是極少數mRNA RSV疫苗獲FDA許可臨床的國內疫苗企業。若艾美疫苗臨床進展順利,該款產品有望大幅提振公司營收水平。

(《2024年全球疫苗市場報告》)
不過,WHO官網發布的《2024年全球疫苗市場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供應量前十的疫苗企業中隻有中國生物一家中國企業(供應比重約4%)。同年我國疫苗企業銷售額多在20億美元以下,說明國內疫苗供應情況較為內卷,供應均價大幅低於國際水平。
國內艾棣維欣、三葉草、深信生物,海外$輝瑞(PFE)、$葛蘭素史克(GSK)等企業RSV疫苗已獲批臨床試驗,國內還有10餘個RSV疫苗產品擬遞交臨床試驗申請。此外RSV中和抗體藥物、擁有RSV適應症的口服病毒聚合酶抑製劑等產品也陸續進入臨床,激烈的市場競爭可能會侵蝕國內RSV疫苗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
而歐美疫苗市場成熟,產品定價比國內要好得多。

(《2024年全球疫苗市場報告》)
《2024年全球疫苗市場報告》記載,我國企業已可以生產供應國內90%的疫苗需求,但在疫苗更為成熟的歐洲、美洲,甚至是疫苗缺口較大的非洲,我國疫苗企業的份額並不高。艾美疫苗出海的市場空間相當廣闊。
帶狀皰疹疫苗是全球另一款重磅單品。
2024年,GSK重組帶狀皰疹疫苗Shingrix全球銷售約42.16億美元,位列全球疫苗銷售榜單的第三位。
灼識谘詢預測,2030年我國帶狀皰疹疫苗市場規模或達到人民幣200億元,全球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39億美元上下。考慮到帶狀皰疹疫苗全球競爭格局較優,且老年群體滲透率較低,未來艾美mRNA 帶狀皰疹疫苗在國內外商業化空間均非常大。
艾美疫苗此前收入雖全部來自國內,但艾美眾多疫苗超級工廠均按照WHO-PQ標準、GMP標準設計建設,這也為艾美疫苗產品出海東南亞、北美等地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2 艾美疫苗接入DeepSeek,研發、生產、管理等全產業鏈AI+智慧化升級
2月23日晚,艾美疫苗宣布接入DeepSeek R1。未來艾美疫苗研發、製造、臨床數據采集、臨床試驗周期、生產及質控環節或都將得到優化。在降低能耗、提升數據分析能力/決策支持能力方麵,DeepSeek也有望助艾美一臂之力。
本輪港股生物醫療板塊快速上漲,很重要的一點原因是DeepSeek賦能後,國內生物醫藥企業生產效率提升帶來的預期重估。如百奧賽圖2月28日盤中宣布DeepSeek本地化後,其股價不僅抵禦了板塊重挫的影響,當日還上漲了11.53%ⷂ𗂷ⷂ𗂷
甲骨文創始人埃裏森不久前公開表示:“我們可以通過簡單的血液測試來使用人工智能診斷癌症。一旦我們對癌症腫瘤的基因進行測序,我們就可以在大約48小時內利用人工智能為每個人設計一種mRNA疫苗”。足見在AI的輔助之下,mRNA技術的應用空間以及研發效率的變化可能會改變某些疾病的治療方式。長遠來看,艾美疫苗接入DeepSeek不僅僅是效率和質量的提升,也可能成為艾美一次重要的跨越式發展機會。
03 配股係一次性影響,且將成為艾美疫苗出海的助力
2月28日盤前,艾美疫苗宣布以每股5.01港元的價格配售1550萬股(占已發行H股股份的3.15%和現有已發行股份數量的1.28%)。受配股影響,艾美疫苗當日下跌8.63%。
康方生物去年配股比例與艾美疫苗接近,折讓比例較低,配售落地前後股價幾乎無影響。微創於去年末采取配售的方式緩解現金流壓力(配售股權比例略高於艾美疫苗,折讓比例與艾美相近)。彼時微創機器人在公告配售後的第一個交易日(12月3日)也曾大跌14.17%,不過其在配售靴子落地的12月10日、12月11日兩天分別大漲8.7%和31.24%,一舉創下階段新高。
投資者從更多港股生物醫藥配股案例也可見,配股事件對股價影響與配售比例、折讓價格相關,屬短期一次性衝擊。若拉長周期看,配股利好/利空與否主要取決於公司的經營情況。就艾美個例來看,28日港股生物科技指數也下跌了3.96%,相比之下艾美疫苗回撤較為克製。

(艾美疫苗2024年中報)
2024年中期,艾美疫苗經營支出5.26億元。去年中期末,艾美疫苗現金+現金等價物+定期存款總額約6.553億元。
綜合考慮艾美無血清狂犬疫苗、13價肺炎、23價肺炎疫苗的獲批預期,艾美疫苗現有的現金流淨額疊加公司未使用的授信額度,支撐公司2-3年經營運轉不成問題。但為避免有息負債增加侵蝕艾美疫苗淨利潤,艾美疫苗選擇成本更低的配股也沒有任何問題。況且艾美疫苗還準備RSV、帶狀皰疹兩個mRNA疫苗做臨床多中心,海外臨床試驗成本明顯高於國內。在海外III期大臨床尚未啟動的當下未雨綢繆囤積現金流是相當明智的選擇。
與此同時,高層28日在《關於促進資本市場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提案》的回複函中明確表示“支持生物醫藥企業在滬深交易所發行上市,著力拓寬生物醫藥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政策引導下,艾美疫苗回A進程有望加速,無疑有助於艾美降低融資成本。而A股生物醫藥板塊估值較港股更為“寬容”,艾美港股存在一定重估機會。
本次港股生物醫藥板塊風險偏好回升是行業利好政策刺激疊加市場流動性轉好,行情具備持續性。而艾美疫苗市值並未反映公司接入DeepSeek後研發、銷售、管理等環節改善的預期。且艾美疫苗是國內少數在美做mRNA疫苗臨床試驗的企業,若臨床試驗進度/臨床試驗數據超預期,重磅單品對艾美的增益可能會“再造一個艾美”。綜上,當下是艾美疫苗“性價比”較高的布局點,並不是好的賣出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