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綿山一日遊,以及綿山一日遊多少錢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介休綿山一日遊(含景區50元小交通 此團太原 平遙均可參團 天天發團)
門票:60元/人
太原到介休大巴:35元/人
介休到綿山的風景旅遊車:5元/人。
一般現在的跟團一日遊價格在150-200之間。
包含下列服務:
1、門票
2、空調旅遊車,一般包括景區內的小公共車
3、導遊服務
不含餐,自己吃飯。
總費用也就是二百多呢
推薦太原煤海國旅,就在火車站對麵郵政大廈下麵.謝謝!!
說到綿山不能不說到介子推,引出一個寒食節的典故,很多人不知道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相傳春秋之時介子推跟隨晉公子重耳逃亡十餘年,重耳回國為君成為晉文公後,介子推攜母親到綿山隱居,晉文公為逼迫介子推出山為官,采取放火燒山的辦法想把介子推逼出山,沒想到介子推誓死不從,和母親一起燒死在山中的大柳樹下。晉文公得知後悲憤交加,命將綿山改為介山以示懷念。並規定清明節前一天,即介子推被焚的日子,禁止燒火,家家戶戶隻能吃冷飯,謂之“寒食節”。唐代以後寒食節逐漸被融合到清明節中,而寒食掃墓祭奠先人的習慣也由此而來。
為了方便早點進入景區,我們前一天晚上就住到景區門口的農家樂,好處就是早晨可以不用太早起。
綿山景區門票是提前在網上預訂的,景區交通車現場七點半就開始賣票運行,本來想坐頭班車進景區的,無奈網絡購票要到八點才開始取票,眼看著現場買票的遊客已經坐上大巴了,我們還在等取票的工作人員來上班。
八點坐上景區交通車半個小時後到達終點站水濤溝,由遠及近是我遊玩的習慣。大部分遊客下了車直接進水濤溝,我們先拐了彎進了古藤穀。
古藤穀俗名“溪水溝”,這裏曾經是綿山靜林河的發源地之一,又曾是唐代著名宰相令狐楚創辦靜林書院的地方。這是一片原始的野生植物園,穀內古藤纏繞古樹,溪流湧泉隨處可見,吸引了眾多的 曆史 名人來此遊覽,留下了許多珍貴的題留石刻,至今清晰可辯。這個古藤穀沒有其他遊客過來,我們隻走了半個小時就退出來了。
水濤溝是綿山自然景觀最好的地方,水濤溝水係發達為北方少有,尤其在夏天因為溝裏有水顯得格外清涼。水濤溝既有南方水色秀麗旖旎的一麵,又不失北方山水氣勢磅礴的大氣。溝內空氣每平方米負氧離子含量達15000多個,有天然氧吧之稱。
“十裏畫廊,疊瀑大觀”,一條湍流不息的十裏水係,大小瀑布近百處重疊而下,形成層層疊疊的瀑布波段。真謂是步步有景,素有“北方小九寨溝”的美稱。
水濤溝瀑布最大落差為80餘米的五龍瀑,如果徒步的話走到這裏就可以往回撤了,再往後新修建的人工痕跡太多太明顯,我們多走了好幾公裏費了很多時間。
介公嶺便是千古先賢介子的隱居地、焚身地和享祀處。介公墓建於 2000 級石階之上的柏樹嶺中央,古墓依山而建,有元、明、清曆代墓碑數座。
介公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祠,坐落在一處深28米,寬30米,高18米的自然石窟中,是中國最大的石窟祠廟。
介公廟裏的彩塑描述的是千古先賢介子推的一生,色彩鮮豔人物生動。廟裏的大殿雖在炎炎夏日卻覺得十分陰涼。
從介神廟往棲賢穀可以走大路,也可以走一條驚險的峽穀棧道。站在上麵看九曲一線天的峽穀不僅雙腿打顫,下到峽穀下麵看到一路都有鐵鏈可以抓握也不算太危險。腳踏天梯棧道,仰望一線晴空,耳聽幽穀濤聲還蠻刺激的。棧道兩邊怪石嶙峋,穀底溪流淙淙,攀十餘架天梯才能通過。相傳當年介子推母子就是經這裏到達歸隱地的。
封侯亭是當年文彥博宣旨誥封介子推為潔惠侯時所建,具有皇家園林的氣派。亭內有宋神宗的聖旨碑刻彌足珍貴。
上山的路上遇到幾個可以免費提供導遊的人,我們開始以為是景區的自願者,被引領進小屋才知道原來是測字算命讓燒高香的。
登上127級石階便是綿山中心抱佛岩,山岩上部突出如穹窿,下部凹回猶如兩手抱腹,且腹中空空。後來在岩中建寺稱抱佛寺,即雲峰寺。有殿宇20餘間,為初唐遺物。殿中有當地真神介子推、“空王佛”田誌超等塑像,都深嵌在岩壁石窟中的佛龕內。
抱腹岩頂壁掛鈴,為綿山特有的一景。據說掛鈴場麵驚心動魄,令人讚歎叫絕。
抱腹岩向東百米有鐵索嶺,鐵索從崖頂垂下,可攀援而上到達山巔,是天下最古老的攀崖鐵索棧道,現在已經不允許遊客攀爬。鐵索嶺的鐵索和下方雲梯懸掛於唐代之前,是唐代大詩人賀知章當年登山的一條險徑,賀知章也是位戶外達人啊。
上正果寺15元的電梯建議要乘坐,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和體力。步行從雲峰寺到正果寺雖然有路相通,但是走過去我們將近一個小時才走到。
正果寺內有十三尊包骨真身像,雖曆經千年而骨架完好,頗有靈氣。靈應塔高達69米,明七暗九層,高出雲霄,巍峨壯觀,是中國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
此外還有通天雲衢、五龍鬆、彌陀殿、聖母殿、觀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龍殿等,來曆神奇,廟殿靈驗。
天橋是寬一米左右的雲中棧道,上離峰頂80餘米,下距溝底300餘米,修築在懸崖絕壁上,有千餘年的 曆史 。每逢雨過雲湧,人在橋上過,雲在腳下飛,使人有平步青雲,飄飄欲仙如在天上之感。景區內有中國古代最險絕的軍事堡壘——石勒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還有孔明和張良等人的修行洞。
大羅宮當地人俗稱“中岩”。“三清上,曰大羅”。道家認為天有三十六重,三十六重之上為大羅天,因此這座宮殿為大羅宮,意為最高的仙宮。
大羅宮依山而建,共十三層組成,為全國廟觀之最,可謂天下道家第一宮觀。遊覽大羅宮,如步步臨仙境,步步升高。
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綿山早在春秋時候便有了道家的活動,介子推作為道家思想的先驅之一,身體力行道家清淨無為、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樸素思想。
綿山遊玩Tips:
地址:晉中市介休市城東南20公裏處新地村
交通:介休火車站公交站302路公交直達綿山景區,整點發車,票價5元。
門票:旺季110 、遊覽車50元(04月01日-10月31日);淡季90、遊覽車50元(11月01日-次年03月31日)
免票範圍: 65歲以上老人憑身份證、身高低於1.2米的兒童免票。
半票範圍:全日製在校學生、殘疾人、60-65歲老年人、身高1.2米以上1.4米以下的兒童門票半價優惠。
綿山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豐富,景點眾多,景區交通車下午五點就停止運行了,一日遊一定要控製好在各個景點的時間。
綿山門票: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10.00元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90.00元
綿山八景
綿山古八景在唐代已聞名。“綿山古八景”千年不衰,至今仍是綿山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是眾多遊人紛至踏來的熱點,是綿山曆史文化的傑作。其中鎮峰天門、上岩十刹和綿峰三絕是介休八景。
鎮峰天門
從下岩光岩寺登山,在山神廟下方半山腰中的石峽處,有座山門稱鎮峰門,也稱南天門。在門樓上往北眺是佛爺山景觀,往南望楞嚴會、焚燒林、李姑岩、塔岩頭(龍頭寺)及古石梯就在眼前。
乳滴蜂房
在中岩滴水崖石壁上,聯綴數石乳,彌似紫苔,狀如蜂房,泉水常滴不斷,也稱石乳泉、母奶頭泉及懸泉等。自古以來有數十首詩詞歌頌蜂房泉,是綿山第一名泉,介休古十景之一,有“三晉名泉”的美譽。
中岩雲洞
中岩景區崖邊上有座雲中寺,獅子山崖頂上有一白雲庵佛洞,為洞上洞,洞內有釋迦牟尼和文殊、普賢三佛,並在六塊石板上刻有金剛經。中岩絕壁上的白雲洞,下雨前白雲從洞內飄出。
柏龍望橋
中岩鳥道絕壁上有株千年古柏龍,頭上有角龍嘴上長著兩片葉,柏龍往東是兔橋棧道。
須彌夜光
天橋岩洞內有塊兩米多高須彌石似人形,到了夜間神石發光更似人像。須彌石現有名無實,是因為1940年1月,日本侵略者放火燒山時將天橋棧道廟宇燒毀,從此須彌石夜間再不發光了。
抱腹棲雲
大岩為綿山百餘處岩洞之首,因山勢如兩手抱腹,所以又稱抱腹岩。鬼斧神工的抱腹岩,是華夏岩洞奇觀,它坐東北麵西南,為一高約60多米、長約150米,深約80米建築;抱腹岩之“腹大”,抱二百餘間殿宇禪房,是天下第一洞式禪院。抱腹棲雲是介休“古十景”之首,為綿山風景區第一勝景。抱腹岩令人讚歎,真是“天生一個大岩洞,無限風光在雲峰”。
上岩十刹
從抱腹岩(大岩)旁鐵嶺攀登而上是上岩風景區,在綿峰鐵瓦寺下方山凹處,是一佛國聖地,有五龍寺、正果寺、竹林寺、銀空洞、清心庵、彌佗庵、上方庵、永寧庵、東嘴庵、西嘴庵及懸崖絕壁上新庵、舊庵十多處寺庵。
綿峰三絕
綿峰絕頂(也稱岩頂)上的鐵瓦寺,是東漢年間修建,是我國最早建在山頂寺院。鐵瓦寺西側絕頂上有座摩斯塔,為介休六塔之首;鐵瓦寺東側的茅庵是建在三麵環溝絕壁上,似一龜蛇。
不是兩會事通票110,學生半價再加5塊的保險費共60.不包車自己開車進山費50。估計你一天玩不完,不過把幾個重要的景點看了就行,大羅宮,水濤溝,棲仙穀。雲峰寺,天橋。這幾個一定去看。還有精力的話再看看其他的景點,不過這就夠累的了!
綿山風景名勝區建築群體中宗教建築有殿廟、宮觀;園林建築有亭、台、樓、閣、軒、廊、榭、牌樓;古留遺跡建築有古營門、城池、營寨等,可為古建築博物院(園)。綿山風景名勝區有14個大景點,360餘個小景點:人文景觀:龍頭寺、龍脊嶺、李姑岩、蜂房泉、大羅宮、天橋、一鬥泉、朱家凹、雲峰寺、正果寺、介公嶺;自然景觀:棲賢穀、古藤穀、水濤溝。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嶽山的一條支脈。
關於綿山一日遊和綿山一日遊多少錢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綿山一日遊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