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
東晉
簡介
王羲之(約321-379)字逸少,號澹齋,大書法家,為人坦率,不拘禮節,從小就不慕榮利,被後人尊為書聖。東晉琅琊臨沂人(今山東臨沂),居會稽山陰(浙江紹興),由於記載不詳,生卒年還有303―361年一說。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人稱“王右軍”。書法代表作《蘭亭序》流芳千古,影響深遠。
王羲之出身於一個書法世家,且家族是晉代屈指可數的豪門大士族,琅琊王氏在東晉可謂權傾一時,熾盛隆貴,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
伯父王翼,王導;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當時的書法名手。祖父王正為尚書郎;他的父親王曠為淮南太守,曾倡議晉室渡江,於江左稱製,建立東晉王朝;其伯父王導更是名聞於世,是東晉的丞相;另一位伯父王敦是東晉的軍事統帥。
藝術造詣
⠀
王羲之從小愛好書法。幼年時他曾跟隨姨母,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過書法。
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語以大綱,即有所悟”。
隨晉王朝渡江後,北遊名山,博采眾長,學習了前輩書法大師李斯、曹喜、張芝、張昶、蔡邕、鍾繇和梁鵠等人的書法,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再加上他的家族中擅長書法的人濟濟一堂,父輩王導、王曠、王異等都是高手,這對他的書法學習的幫助也是極為顯著的。
王羲之對真書、草、行諸體書法造詣都很深。他的真書勢形巧密,開辟了一種新的境界;他的草長濃纖折衷;他的行書遒媚勁健。人們稱他的字“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龍跳天門,虎臥凰閣”。
王羲之的書法刻本很多,像《樂顏論》、《黃庭經》、《東方朔畫讚》等楷書作品,在中國古代書法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
他的行草書傳世墨寶有《寒切貼》、《姨母帖》、《初月帖》等十餘種。這些墨寶雖然是唐人雙勾廓填摹本,但也都不失為難得的珍品。
他的行書《快雪時晴帖》隻有二十四個字,被清乾隆皇帝列為《三希帖》之首。
《蘭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代表作。從文學的角度,它文字優美,情感曠達閑逸,是千古絕妙的好文章。從書法的角度,它被譽為法貼之冠,被各代名家悉心鑽研。
王羲之還善於繪畫,是曆史上比較早的兼精繪畫的書法家之一。他的夫人郗氏和他的七個兒子都善於書法,是一個聞名於世的書法世家,這在中國古代曆史上也是不多見的。尤其是他的小兒子王獻之,繼承父學,且進一步獨創天地,字畫秀媚,妙絕時倫,以至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政治建樹
⠀
王羲之因為這樣的出身,一出仕便為秘書郎,後為庾亮的參軍,再遷寧遠將軍、江州刺史,最後做到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所以人們又稱他為“王右軍”。
王羲之因為少有美名,朝廷公卿都喜愛他的才幹,屢次征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等職,他都堅辭不受。他不喜當官、更喜歡清靜。
王羲之在任職期間,曾對宰相謝安和參與朝政的殷浩等人發表過重要而切實的政見。他還對饑民開倉賑濟。這些都說明他不慕榮利但為人正直的品格。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